对于这个问题得从8号凌晨说起,8号凌晨12点的时候头条官方弹出了集12生肖的活动页面,凑12生肖分奖金活动正式开始了。
对于这个问题得从8号凌晨说起,8号凌晨12点的时候头条官方弹出了集12生肖的活动页面,凑12生肖分奖金活动正式开始了。
一时间条友们炸开了锅,到处都是集生肖卡的热度,有一名网友在半夜里就集齐了12生肖卡,全国只有一人集齐,截止到我发文时已经有3人集齐,可见难度不小。
细心的网友发现前188名集齐的用户会得到一只纯金发财狗,所以能前188名凑够的绝对幸运的,并且也是一个好兆头,这些生肖卡都不难凑,就是那张发财卡发行量少的可怜,比往年敬业福的数量还要少几百倍。
每人每天只有三次抽卡机会,所以大部分人只能抽到6张左右,并且有重复的情况。但是你有另外增加次数的机会,可以分享好友,就可以获得次数。
目前为止凑齐了的全国只有3人,绝大多数人都会卡在发财卡上,估计现在没人手中也就8张卡左右。
今年生肖是什么 用年龄除于12要有余数往前数生肖 比如今年马年 13岁的人就是属蛇
小龙在十二生肖中是蛇,为好听人们把属蛇称为属小龙的。由于农历纪年法是由十天干配十二地支而得,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戊辰年,己巳年,……癸亥年。六十年一个轮回,称一个甲子,周而复始。十二地支又和十二属相搭配就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之说,巳年又称蛇年。在六十年一甲子纪年中有己巳年,辛巳年,癸巳年,乙巳年,丁巳年,凡是这几年出生的人都是属小龙即蛇的,也是随甲子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周而复始。
高山人/2022.7.20
要说生肖龙和生肖兔有什么不同的话,根据十二生肖的命理属相说而言,个人认为其两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同。即:
首先是五行上的不同,由于龙是属土,兔属木,而依据五行相克理论体系,其木是克土的,故而从五行上看兔是相对克龙的,因而在龙兔婚配里,龙将有被受制于兔。
其次是生肖上有别,因为龙兔两者在生肖上,会犯六害,这是天生注定,天命难为,故而,在民间多有生肖龙兔不宜婚配之说,否则,六害婚姻是不吉利的,即使在一起生活,也难免会出现诸多诡异事件。
再是十二地支上不一,因生肖龙是属辰,而生肖兔属卯,在12地支中,辰和卯是相冲的,故而生肖龙和兔也自然相克。换言之,也就是说在命理综合上看,龙和兔的结合,由于其命理相互克制,因而谁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也就不会好的结局。
后,至于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就得另当别论了,不可一以概之。相对而言,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龙通常象征着神化身,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具有传奇色彩,肯定要比兔厉害得多。但若从其性格比较的话,生肖龙就有可能不及于生肖兔了……。总之,个人之言,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传统文化有所谓十二生肖,从古代传到今天,十二生肖的排名已经确定,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排名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在十二地支纪时法中融入动物形象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并非一人一时而定。
十二生肖学说的形成时间十二生肖早形成于何时,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是早在战国以前,十二生肖的说法就已经很成熟了,如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相关记载。
现存文献早系统阐述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王充在《论衡》中的《物势》、《言毒》里说: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虽然王充在《论衡》中没有给十二生肖明确排名,但是按照文中生肖之前的地支可以看出,东汉时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和排名已和今天完全一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就已经开始把十二生肖和人们的出生年份结合起来,有了属相之说。如《北史·宇文护传》:
昔(宇文护之母)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十二生肖和古代的地支纪时法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十二只动物,而不是十三只或者十一只呢?这是因为十二生肖对应的是古代的十二地支纪时方法。
在古代,人们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如《周礼·春官·冯相氏》曰: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
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地记住年、月、日等时间,古人根据天文学的相关内容创立了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此纪时。
为了方便记忆,人们给这十二地支分别配上了对应的动物,这样人们就能通过形象思维记住这些抽象的地支词语。
所以,十二生肖的“十二”这个数字决定于十二地支。如果古人划分年月日有十三或者十一之数,或许也有可能有十三生肖、十一生肖之说。
十二生肖和中华民族的动物崇拜人们在选取与十二地支对应的动物时,所依据的都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这些动物基本都是古人崇拜的对象。
纵观人类的动物崇拜史,人们崇拜的要么是自己喜爱的,要么是自己向往的,要么是自己恐惧的。
在十二地支中,牛、兔、马、羊、鸡、狗、猪,既是家禽家畜,也是古人的崇拜的对象,如先秦礼器中出现的牛崇拜,月亮文化中的玉兔传说,被四川一带延续至今的马神崇拜,华夏族的先祖古羌族的羊崇拜,三星堆文化中出现的鸡崇拜,至今还在藏区延续的狗崇拜,红山文化时期的猪崇拜(玉猪龙)等。
十二生肖中的鼠、蛇、虎、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鼠和蛇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在古代,向来有生殖崇拜的传统,一些繁殖能力很强的动物都曾被用来作为崇拜的对象,不仅有鼠、蛇,还有白狐。
至于老虎和猴子,老虎的力量和猴子的速度相对冷兵器时代的人类来说,是一种恐惧和令人向往的存在,很早就被用来作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如仰韶文化时期的猴子战神崇拜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白虎战神崇拜。
至于龙,那更不用说了,早在红山文化时期,中华先祖就有了龙崇拜,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自称为龙的传人。
所以,人们选取动物与十二地支匹配,以方便记忆,这些动物并不是随机选择的,它们都是人们曾经或者正在崇拜的动物。
十二生肖是人们将自己崇拜的动物融入十二地支纪时的结果前文说过,古人为了纪时,创立了十二地支纪时法,为了方便记住这些抽象的时间名词,人们选取了自己崇拜的动物分别与之匹配,利用形象的动物与抽象的时间名词相结合,创了十二生肖纪时法。
所以,十二生肖初创立之时并无属相的概念,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纪时所作,是与十二地支匹配的一种纪时方法。
十二生肖中动物与地支匹配的原理在十二生肖纪时法的创建过程中,人们选择自己曾经或者正在崇拜的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相匹配来纪时,这些动物与地支序列的匹配也不是随机的,所依据的是动物的在特定时间的生活习性。
按照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纪时顺序:
子时,是一天的开始,老鼠在子时活动频繁,所以有子鼠之说。
丑时,古人认为牛马无夜草不肥,所以会多在丑时起床喂牛,所以有丑牛之说。
寅时,昼伏夜出是老虎的生活习性,老虎多在夜深人静的暗夜出没,所以有寅虎之说。
卯时,天刚亮,兔子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来觅食,所以有卯兔之说。
辰时,这时容易起雾,龙喜腾云驾雾,所以有辰龙之说。
巳时,艳阳高照,正是喜阳之蛇出没的时间,所以有巳蛇之说。
午时,野马喜在正午时分奔腾撒欢,所以有午马之说。
未时,古人习惯午后放羊,有些地方还专门把这个时间叫“羊出坡”,所以有未羊之说。
申时,猴子多喜欢在申时活动,所以有申猴之说。
酉时,太阳落山了,正是鸡回鸡窝的时候,所以有酉鸡之说。
戌时,这时人初定,狗已回家,村落里只听得到狗叫的声音,所以有戌狗之说。
亥时,夜深人静,人狗俱乏,都已沉沉睡去,只听得到猪的哄哄叫声。所以有亥猪之说。
在运用动物匹配地支时,因为动物已经选定,时辰也已经划分好,所以匹配的时候不乏有牵强之说。
写在后面的话综上,人们初创立十二生肖只是为了能够形象地记住时间,所以,十二生肖开始只是与地支匹配的一种纪时法,由于十二生肖与年份相匹配,后来慢慢就衍生了属相之说。
十二地支的创立,选取与十二地支相匹配的十二种动物形成十二生肖学说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集民族合力而成。在此意义上来说,十二生肖及其排名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